狂犬病“抬头”警钟再敲响

出处: 浏览次数: 1次 发布时间:2007-12-21 09:45:46
近年我国狂犬病发病数持续快速上升,新发病区不断扩大。每年接种狂犬病疫苗人数约800万~1000万,群众因被动物咬伤而付出的伤口处理费、疫苗与抗血清等直接花费约15亿~20亿元……
狂犬病“抬头”警钟再敲响    又一个疫情高峰段已经到来
  家住广西武直桐岭镇的一位11岁男孩儿被狗咬伤,家长因为嫌狂犬疫苗贵而只向个体医买了一剂草药给其服用。10天后,少年出现了狂犬病症状,3天后死亡。日前,一位乡镇卫生院医生给本报打来电话,心痛地向记者讲述了近期发生在当地的狂犬病疫情,呼吁重视农村基层狂犬病防治。
  据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张永振博士介绍:1998年后全国狂犬病发病人数大幅攀升,新病区在迅速扩大。去年全国首次报告狂犬病疫情的县即达30个,发病数比上年增长100%以上的省份有7个,其中增幅最高的一个省份竟达1300%。而今年的疫情呈现了更为凶险的迹象,1~5月份全国报告发病县区数已达190个,其中27个县为今年首次报告!
  根据全国疫情报告系统资料,我国人群狂犬病流行过去数十年有两度起伏,由于全国统一灭犬与限养,20世纪50~60年代全国狂犬病最高年发病数不足2000例,疫情相对稳定。70年代中期疫情抬头,80年代发病达到高峰,年发病数在4000~7000例范围波动。经过有效防治,1990年发病数开始下降,1996年降至159例。1998年后疫情再度抬头,年增长幅度越来越高。去年全国报告狂犬病2009例,死亡1827例,病死数占各种法定传染病死亡总数的37.29%。
  “健康”犬狂犬病毒携带率高达5%~10%
  在人们的观念中,狂犬病是“疯狗咬人”所致。而近年各地狂犬病死亡病例记录显示,这是狂犬病认识上的一个极大的误区。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外观健康犬的带病毒率高达5%~10%,咬人可疑犬的带毒率在30%以上,而野生动物的带毒率目前尚不清楚。在各地报告的狂犬病病例中,由犬引起的约占95%,由猫及其它动物引起的占5%。貌似健康而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已成为狂犬病最危险的传染源。 
 埃塞俄比亚专家对5只外观健康犬的观测发现,从其唾液中第一次分离出狂犬病毒后,它们仍能存活3~39个月。广东省CDC对1258只健康犬用免疫荧光法作脑带毒率调查,发现阳性率平均为17.73%。另一项针对909例狂犬病病例的调查分析发现,被外观健康犬咬伤致死者占17.82%。
  张永振博士说,近年来我国狂犬病病例急剧上升,提示动物带毒率与传染源增多并呈扩大趋势。一个严峻的现实是,近年我国城乡各地养犬数大量增加,而犬免疫接种率很低,管理中漏洞很多。在农村,养犬已不再仅仅为了看家护院;在城市,则有更多的宠物犬进入家庭。另外,不少地区将养犬作为一项用于食肉的经济项目开发,并且农村大多为放养,为犬伤人传播狂犬病增加了隐患。
  伤后的及时处理是护卫生命的盾牌
  狂犬病病死率100%。充分清洗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与抗血清,无疑是被带毒动物所伤者的救命之策。而各地的调查发现,有相当比例的人在被犬伤后没有按规范处理伤口,没有接种狂犬病疫苗与抗血清。江苏省CDC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59例狂犬病人中,受伤后进行伤口处理的只有33例,占55.93%。
  一位基层医生向记者反映,很多被犬伤者没有寻求狂犬病疫苗免疫保护,固然有群众防病意识淡漠的原因,但疫苗管理混乱、多单位非法经营、向接种者收费过高等也是重要原因。近年也有调查发现,在部分狂犬病死亡病例中,患者曾在受伤后及时而全程接种了狂犬病疫苗。
  张永振说,受伤后不能及时正确处理伤口,不能及时、全程、足量接种疫苗,严重咬伤的伤口不能用抗血清处理是预防控制狂犬病失败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提高疫苗质量,依法加强疫苗运输、储藏与使用中的管理,也是当务之急。